施恩是小说《水浒传》中一百单八将之一,绰号“金眼彪”,在小说第二十八回“武松威镇安平寨,施恩义夺快活林”中首次出现,出场时是一个小管营,后来于第五十八回“三山聚义打青州,众虎同心归水泊”中跟随二龙山头领上梁山,司职步军将校,巡逻营步军头领。施恩跟随宋江征讨方腊时,在打常熟时落水而死,死后追封:义节郎。
经历概述
施恩,为孟州牢房管营之子,排梁山第八十五条好汉,步军将校第六名。当年武松杀了西门庆、潘金莲后,被发配孟州城,平安寨,与小管营施恩相识,不曾吃得苦头。施恩使得一身好拳棒,在快活林里开着一个酒肉店。蒋门神霸占了施恩的酒店。武松醉打蒋门神,替施恩夺回了酒店。曾投靠武松落草二龙山。后施恩被迫上了梁山泊。施恩跟随宋江征讨方腊时,在打常熟时落水而死。
相关典故
施恩以小管营身份,招呼配囚武松,好食好住,看上去有点儿纡尊降贵。施恩之所谓“小管营”,并非官职,而是施恩父为管营,众人遂以“小管营”相称,查实他是没有功名的“白衣”。话虽如此,以施恩之身份,厚待一个囚犯,俗语有云:礼下于人,必有所求。
武松虽是莽汉,亦知世间无此便宜之事,乃叫侍奉自己之人,请小管营出来相见,否则自己不再食用送来的酒饭。但那人坚持是小管营吩咐,好好侍奉半年三个月再说,不肯转知施恩,无奈武松坚持要见施恩,焦躁起来,那人只好向施恩通报。
施恩工于心计,先让武松等了一会,才慢慢地从里面走出来,见着武松便拜,武松慌忙还礼,说自己是阶下囚,未曾拜识,不只出手相救,免捱一顿杀威棒,更每日有酒有肉侍奉,却无半点差遣,自己“无功受禄,寝食难安”。
施恩客套一番,讲了一大堆“久闻大名”“如雷灌耳”“云程阻隔”“无物款待”的废话,哄得武松心痒难耐,如广府话之所谓“挑起茑条筋”,连忙追问有何事要等半年三个月才讲。
武松这么一追问,正中施恩“反客为主”之计。本来,施恩有事相求,如今变成武松欠他一个人情。施恩见时机成熟,才说有事相求,只因武松长途刺配到孟州,路上辛苦“气力有亏,未经完足”,才会等他休息三五个月,“待兄长气力完足”再讲。
武松一介武夫,除打打杀杀外,别无本事,总不会等到“武都头”气力完足,担担抬抬做“咕喱”吧!
一般人若直接说出因由,不会引起对方兴趣,施恩故弄玄虚,引起武松好奇心,非追问下去不可。
武松听施恩说须休息三五个月,才气力完足,不禁呵呵大笑,说道自己去年曾患三个月疟疾,其后酒醉行经景阳冈,亦只三拳两脚,便打死一只大虫(老虎),今时今日,无病无痛,气力充足。施恩欲擒先纵,仍故意要待武松休养一段时日再讲。武松见此,乃问施恩“只是道我没气力了?既是如此说,我昨日看见天王堂前那个石墩约有多少斤重?”
施恩说是约有三五百斤重。武松乃邀施恩一同前往,看看自己能否“拔得动”。施恩仍叫武松饮吃完酒再去,但武松表示回来方饮也不迟。
二人来到天王堂前,在场做工的囚徒连忙站立一旁请安。武松轻轻摇了摇石墩,大笑道:“小人真个娇惰了,哪里拔得动!”施恩随口答道:三五百斤重石头,不可轻视。
此时,武松叫各人躲开。只见他把上半截衣裳脱下,拴在腰里,把石墩一抱,便已轻轻抱起,随之把石墩一撇,陷地一尺深,众囚徒见了,尽皆骇然。武松随即用右手把石墩提起,往上一抛,离地一丈多高,然后双手接住,轻轻放回原处。回过身来,“面上不红,心头不跳,口里不喘”,看着施恩与众囚徒。
施耐庵这样描述,只是夸大而已。试想三五百斤重量,折合五、六百磅,纵是当今奥运举重冠军,也举不起。不过,夸大武松气力,等同夸大“花和尚”鲁智深之“倒拔垂杨柳”,只属小说渲染而已。
人物评述
金眼彪施恩的名字取得好,不但有名有姓,而且有性格。
他性格中最大的特点就是会施恩,用施展恩惠来笼络人心。《水浒》里对他的描写,主要集中在对待武松的态度上,不妨看看他是如何使用手段拉拢武松,使武松上当受骗、为其卖命的。
施恩与武松是截然不同的两个阶层的人,武松出身城市贫民,而施恩出身酷吏之家。其父为孟州牢城管营,也是一个作恶多端、心黑手辣的家伙。新来的犯人,如若没有人情相送,稍有不逊,就用“盆吊”、“土布袋”等办法加以杀害。施恩能独霸快活林,无非是借助其老子的淫威。如今快活林这块“每朝每日,都有闲钱;月终也有二三百两银子寻觅,如此赚钱”的宝地被蒋门神夺去,他岂肯甘休。论武艺,他不是蒋门神的对手;论后台,其父是蒋门神主子的部下,故此施恩千方百计要物色一个对象为自己报仇。景阳岗打虎英雄的到来,他当然不舍得放过。点视厅上,只凭几句耳语,武松就免打了一百杀威棒。紧接着他就展开了他的施恩手段:先是叫家人送点心、送水给武都头;当晚又为武松挂起了纱帐,铺上了藤簟,放了凉枕;第二天一早,又请武松搬进了“干干净净的床帐,两边都是新安排的桌凳什物”的单人房来。这那里是犯人,简直是客人,伙食也由头日的“一大镟酒,一大盘煎肉,一碗鱼羹,一大碗饭”改为“一注子酒、四般果子,一只熟鸡,又有许多蒸卷儿。”武松也由昨日自己动手吃,改为来人“把熟鸡来撕了,将注子里好酒筛下请都头吃。”招待逐步升级,武松地位也逐日提高,可见施恩用心良苦。每日如此,施恩手段高就高在自己还不露面,又不动声色,打发手下人礼待武松,以便察言观色,伺机行动,使武松自己也坐不住,自动上钩。而武松又是个不分阶级、不究是非、肯为朋友两肋插刀的江湖好汉。当他知道厚待自己者,乃点视厅上救了自己免吃杀威棒的施恩时,感激万分,以不见施恩就不吃饭相威胁。施恩就在这个节骨眼上出场,又以礼贤下士之态,看见武松便拜,武松更觉得“寝食不安”,又听了施恩几句奉承之语,武松更飘飘然。几句对话,施恩了解到武松是个急性人,又喜欢托大、出风头,便用上了表面是关心、安慰,实际是激将之法,环环相接,迫使武松自愿上钩,愿为之报仇。武松是否能赢蒋门神,施恩不摸底。武松又怕施恩信不过自己的武艺,以举天王堂前大石墩来卖弄自己的武艺,这就完成了施恩对武松的初次试探:武松是可用之人。武松是否愿为自己出力?施恩又进行了第二次试探,先是故作扭怩之态,表示自己有难言之隐,当武松又是发誓,又是赌咒,表示自己“便是一刀一割的勾当,武松也替你去干”时,施恩还是不放心,又以蒋门神“三年上泰岳争交,不曾有对;普天之下没我一般的了”为由,提出要“等明日先使人去那里探听一遭,若是本人在家时,后日便去;若是那厮不在家时,却再理会。空自去‘打草惊蛇’,倒吃他做了手脚,却是不好”来刺激武松,武松生性好打天下硬汉,又喜欢逞能,哪容得施恩如此长别人的志气,灭自己的威风之言,提出马上去打蒋门神。也就是在这个当口,老官营露面了,一句“老汉听你多时也”,道出父子俩沆瀣一气。他们父子使尽手腕,为了使武松死心塌地为自己卖命,他们不顾武松是囚犯,自己是官营之家的身份,让施恩和武松结为兄弟。父子俩一唱一和,使武松自愿充当打手,为他们打蒋门神,夺回快活林,重霸孟州道。
当然,施恩这个人物也有不少长处:如武松被捕入死牢后,施恩知道保住武松,就等于保住自己,因此三番五次冒死探牢,花钱贿赂,挽救武松,也尽了做兄弟的义务,这里就不多讲了。